English  邮箱登录
36365路检测中心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社科基地 学术刊物 学术信息 论坛会议 研究生教育 合作交流 培训教育 留学生 就业
公告栏 更多>> 
友情链接  
耶鲁大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康奈尔大学
哈佛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芝加哥大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主頁欢迎您
邮政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88364000 88364128
传 真:0531-88364981
电子信箱:cer@sdu.edu.cn
当前位置: 36365路检测中心 >> 科研信息 >> 正文
关于申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者交流项目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5日 00:00   作者:admin   点击:[]

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2014-2015年度国际学者交流项目International Scholar Exchange Fellowship(ISEF)的申请工作已经开始,项目的相关情况如下:

一、目的

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不同文化团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学术上的共同进步。基于此,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将对有志于在韩国重要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研究的学者进行资金支持。

二、研究领域

·人文与社会科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政治学、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新闻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等

·能源相关领域:石油化工和相关领域

·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电信学及计算机科学和相关领域

·生命科学

备注:未在上述领域之列的申请将不予接受。

三、资助人数

根据申请人的条件,每年资助约50人。

四、申请人资格

1、来自亚洲和中东国家的高校教师或研究机构的研究员

2、年龄不超过50周岁

3、已获博士学位

4、可使用英语或韩语进行研究

以下人员不具备申请资格:

- 正在韩国做研究的学者

- 计划在韩国任教

五、申请材料

1、《山东大学KFAS国际学者交流项目申请表》

2、项目申请表(请登陆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网站http://www.kfas.or.kr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表)

3、研究计划书

4、3封推荐信(格式在财团网站上下载:homepage->community->download)

5、在职证明

6、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2部著作,或2篇论文或1部著作1篇论文(每部著作或者论文必须上交300字之内的英文摘要)

六、申请材料的提交

在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后,交至国际事务部办公室(中心校区明德楼C306房间,电话:62840),统一寄送至韩国高等教育财团。

七、选拔程序

1、凡符合申请资格的教师,经学院批准同意,均可申报,由我校国际事务部统一向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推荐。

2、根据专业领域进行初选:由财团组织与申请人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小组进行初选。

3、综合筛选:由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程序委员会经过综合审查作出最后的决定。如有必要会进行面试。

*对于申请人的选拔主要是依据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研究计划书的质量以及在申请书中说明的申请人的学术潜力。

八、资助详情

1、研究经费

- 2,500,000 韩元/月

- 如能在研究结束时成功提交终期研究报告,提供1,000,000 韩元

*研究经费仅能在财团建议入韩日期一个月内抵韩才能生效

2、前期安顿费1,000,000韩元(一次性支付)

3、往返国际机票:

在首尔与获资助学者居住地之间最近的机场间的往返经济舱机票

4、医疗保险

- 韩国国家要求的健康保险

- 海外旅行保险

*本项目提供的研究经费直接分配给受资助学者。

九、研究期限

研究期限为1年或6个月:

- 2014.9.1-- 2015.8.31(1年)

- 2014.9.1--2015.2.28(6个月)

- 2015.3.1-- 2015.8.31(6个月)

十、日程安排

申请材料提交KFAS截止日期为2014年2月25日, 请申请者于2014年2月14日前将材料交至国际事务部(中心校区明德楼C306房间,电话:62840)。

咨询邮箱:sdukr@sdu.edu.cn

申请结果通知日期:2014年3月31日

有关该项目的其他详情请登陆http://www.kfas.or.kr, 或在国际事务部领取项目介绍资料。

国际事务部

2014年1月14日

附件一:山东大学KFAS国际学者交流项目申请表

附件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介绍

附件三:项目介绍

上一条:关于申报201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大学36365线路检测中心|主頁欢迎您(中心)
Copyright 2001-2010 The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Shangdo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