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动态

您的位置: 36365路检测中心 >> 学人动态 >> 正文

常延龙:参加“首届世界农村和农民学论坛”的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13-06-06   作者:    浏览次数:

2013年5月25-2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世界农村和农民学论坛”在武汉召开,我因向论坛提交了主题为“社会资本”的论文习作而有幸受到论坛主办方的邀请,得以作为正式代表全程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和农民之命运”,其目标是推进世界各国学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与发达国家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了解和借鉴不同国家或地区农村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拓宽学者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推动世界关注现代化中的农村和农民之命运。2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迪尔本分校的李丹(Daniel Eastman Little)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James Putzel教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黄承伟研究员、浙江大学的黄祖辉教授和复旦大学的纳日碧力戈教授依次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下午是小组讨论时间,地点在华中师范大学的逸夫国际会议中心201会场和科学会堂402、301会议室。根据与会代表提交论文的研究主题,此次论坛共分为“农民学”、“反贫困”和“城镇化”三个不同的小组,我参加了反贫困小组的发言和讨论。26日上午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之前同样有特邀专家的主题报告,发言者分别是台湾大学行政副校长赵永茂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民权教授、印度观察家基金会Jayshree Sengupta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学系Louis Augustin-Jean教授、日本神户大学人文学院佐佐木 卫(Sasaki Mamoru)教授、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吴国宝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陈甬军教授及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陆汉文教授。

参加此次会议,我的收获主要有两点。一是收获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来自海内外的8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就“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战略”、“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城镇化与农民流动”、“农村和农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研究涵盖了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作为一名经济学的学子,我有幸在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中分享来自不同学科的各位前辈在“三农”问题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智慧,感觉受益良多。二是收获了朋友,扩展了人脉。我与部分参会代表在会场内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们谈论生活,畅想未来,讨论学术研究的心得,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我不仅从各位老师和同学那里汲取了生活和学术的营养,也让自己更为别人所了解。事实证明,这样的交流是有益的,他们中的有些已经成为我学术道路上的社会资本,并且产生了初步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