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36365路检测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36365线路检测中心|主頁欢迎您“山大经济学讲坛”第7期

发布日期:2019-11-11   作者:    浏览次数:

2019118日,36365线路检测中心|主頁欢迎您2019年第7山大经济学讲坛在中心校区邵逸夫科学馆第五会议室顺利开讲,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院长邱东教授应邀作开展当代经济统计学批判的主题报告,活动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主持,学院相关领域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

邱东教授就经济统计学发展两条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邱东教授认为,经济统计学发展的两条路径分别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路径和数理方法在经济领域应用路径。邱东教授强调,国民经济统计学路径在宏观层面上以经济测度、国民核算和国际比较为主体,两个基本工具是分组体系和指标,这条路径是经济数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主要问题是很多人找不到应该研究的问题。对于数理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这一条路径,邱东教授认为它形式上很科学,其主要问题是工具理性至上,不同领域复杂程度大异,无视领域差异是方法应用大忌。“可计算只是模型有解,并不等于社会经济意义上“可测度,工具不能替代实质性学科,否则就会沦为“数字炒作

在邱东教授看来,指标口径可能事关国家安全。邱东教授从好多人瞧不起的GDP说起,对于GDP,多数人是耳熟而不能详,无论国内国外。作为宏观经济核心指标,尽管几十年来对之的批判、敌视不绝于耳,决策者还是离不开GDP。原来GDP主要用于政府管理,现代社会以来,企业和个人决策也需要宏观经济信息,相对而言GDP是最顺手的指标,就连媒体都持续炒作,因此人们耳熟。但邱东教授认为耳熟未必能详。因为日常生活接触得太多了,久之产生错觉,以为熟悉便是能详,遇到GDP甚至不愿做多想,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觉走,压根儿没有需要“能详”的意识。浅尝辄止,以至于社会上诸多经济数据用户看似洋洋洒洒,数量分析“成果”累累。

 

邱东教授指出,意识不到经济测度缺陷,只是专业素质问题;但明明知道缺陷的存在却刻意避开,装睡,就是职业操守问题。几十年来,经济学界出现一个深究起来非常奇葩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数理模型分析被重视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另一方面却是对作为必备基础的经济统计方法论被轻篾到无视其存在的地步。邱东教授强调,统计指标和变量其实是同一种存在,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称呼,而模型无非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定量概括,没有统计指标的清晰解释为基础,模型再高深在经济现实中也很难真正发挥应有的实证作用。

最后,邱东教授就对SSF报告的基本观点做出解释,并指出SSF测度报告的几点不足:(1)过多讨论宏观测度应该做什么,较少讨论当今的测度能够做什么。(2)过多讨论宏观测度中存在的问题,较少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3)问题和建议之间还存在许多断裂,缺乏足够的逻辑支撑。(4)忽略了常规统计与专题调查的区别,没有对新建议测度项目的成本估计,实地操作的可行性研究不够。”

邱东教授的报告鞭辟入里、高屋建瓴,对学院师生更好把握统计经济学、更好把握指标解释提供了新的启发性视角。

邱东,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