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山大“思考”经济学理论系列讲座(THINK Seminar)在邵逸夫科学馆500顺利进行,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教授董保民应邀做了题为“Buddhism,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China:Theory and Evidence”的主题报告。36365线路检测中心|主頁欢迎您郑捷教授担任主持人,学院相关教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此次报告,共同探讨了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独特角色以及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董保民,男,博士,教授,现任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2015年被聘为河南省特聘教授。同时担任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咨询专家、全国博弈论专业学会理事。2004年获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进行研究。2013年起在河南大学任教。近年来先后在World Econom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以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会议伊始,董保民教授简述了佛教的教义与发展,并分析了佛教的繁荣与社会影响。佛教的繁荣不仅体现在寺院的数量上,还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度牒作为一种税收豁免证书,成为了合法货币,其过度发行甚至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次恶性通货膨胀。同时,佛教为民众提供了个人救赎和精神慰藉,减少了民众反抗世俗当局的动机。但是佛教作为一种超验宗教,也对统治意识形态构成了潜在威胁。董保民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提出的一种二分法理论--精英与草根的社会平衡,从而探讨佛教与儒教在帝制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即精英阶层通过文官考试实现社会流动,而纳税的草根阶层则通过超自然的宗教得到安抚。而科举考试的强化减少了精英的出路,导致一部分精英阶层转而参与抗议活动。研究表明,佛教在历史上减少了冲突的发生率。佛教教义提供的精神慰藉和自然灾害救济,减轻了民众的不满情绪,从而降低了冲突风险。该研究使用了中国佛教寺院的空间数据以及从西周到清末的3800多次军事行动记录,并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佛教寺院的密度与冲突次数呈负相关。
在现代社会,研究历史上的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对理解当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佛教在帝制中国的角色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在社会稳定和变革中的双重作用。这对于当前的社会治理和宗教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佛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引发更多对历史宗教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探讨和关注。